作者甲庚文笔不错,人物刻画的也很生动,就是剧情越来越狗血,有点难以下咽了
沈乾朱元璋是小说《刚成首富,你跟我说这是大明!》中涉及到的灵魂人物,近期在网络上非常火爆,作者“甲庚”正在紧锣密鼓更新后续中,概述为:沈乾刚大学毕业,主动申请下乡扶贫工作,没想到刚到村庄,接待他的人竟然是老朱。看着沈乾普吉的现代知识,老朱坐不住了!“你说什么?老四当皇帝了?大明亡国了?”
第12章
“没有没有。”李善长笑着摆手。
“好,那咱就准你归养。想要什么赏赐,直说!”
“臣,叩谢天恩!”
李善长起身往后退一步,跪在地上行礼。
“只要咱活着,你就有享不完的富贵!咱把你留在朱家村,不是将你拘在这。
你若是在朱家村待烦了,想回京城了,你就回来!”
朱元璋赶紧把李善长扶起来。
二人心结这才算是解开。
“父皇!出事了!”
朱标忽然敲门,吓了朱元璋一跳。
“何事惊慌?没大没小的,不知道咱在聊事情吗?”朱元璋见朱标满脸忧心,毛手毛脚的。
能有什么大事?
“应天府传来消息,刘基病重啊!”
“什么?”
朱元璋才回到朱家村不过几日,上次见到刘基还是好好的,怎么忽然就病重了!
“说是感染了风寒,一病不起。”
刘基刘伯温是朱元璋十分器重的大臣,甚至一开始有封为丞相的意思。
但刘基以他嫉恶如仇的性格为由,又说不耐烦处理繁杂事务,如果勉强承担这一重任,恐怕要辜负皇上委托。
天下何患无才,只要皇上留心物色就是了。
刘伯温忽然病重,令朱元璋有些乱了阵脚。
前脚李善长辞官,后脚刘伯温病重。
他身边的这些人,终究都要有一天离开他吗?
朱元璋不敢耽搁,赶紧去跟沈乾打招呼说要离开几日。
“什么,又要走?老朱,您也知道我的工作离不开你的支持啊。”
沈乾担心耽误进度,他这几天看了看周围的环境,想把学校翻新一下。
“先生,咱家有个亲戚病了,咱说什么也得去看看。”朱元璋找了个借口。
“什么病,严重吗?”沈乾担心起来。
朱家村都如此贫困了,假如村民生病什么的,恐怕都没有钱买药医治,更别说去医院了。
“应当是感染了风寒。”朱元璋说。
“诶,要是有我的行李就好了,我来的时候带了不少常用的药。”沈乾懊悔不已,他怎么就把行李弄丢了。
“先生,事情紧急,咱先走了。”
“诶,我给你写几个方子。幸亏我还看过一些中医,有些方子不需要什么贵重的药材,效果也不错,我想你们应该可以试试。
如果还不行,一定要去医院看医生。”
中医有一部分叫做食疗,其实就是用食材作为药物。
而且都是些常见的,村子里应该有,不会贵到哪里去。
“多谢先生!”
仙人写的药方,定有奇效。
“我记得有一个叫桂枝汤。
主要成分是桂枝、芍药、生姜和大枣,对于得风寒时发热出汗有良好的效果。
如果比较严重,一直咳嗽,可能是肺炎。就试试这个射干麻黄汤。”
沈乾在纸上写了两个方子给了朱元璋,希望能够帮上一些忙。
刘府内。
躺在床上的刘基忽然坐起来,开始猛咳。
屋外一直守着的长子刘琏闻声赶来,给刘基拍打着后背。
刘基忽然像是被哽了一下,弯腰朝着地上的痰盂猛地呕出了一大口鲜血来!
“父亲!”刘琏地上一块手帕。
“好啊,好啊!”刘基却笑了起来,“终于见血了。”
“父亲,您说什么胡话呢!”
“咱不是一直盼着一场重病,就能回青田老家了。现在好,终于重病缠身了,不好吗?”
刘基嘴上虽是这么说,但眼眶却红了起来。
戎马半生,该来的还是来了。
他该是觉得解脱呢,还是觉得不甘呢?
他若是走了,还有谁能帮助皇子稳住江山,又有谁在暗地欢欣他的死亡?
不过,他也不用在跟那些人明争暗斗勾心斗角了。
“好事啊!好事!”刘基并没有擦去嘴角的鲜血,一边喊着,一边又躺了回去。
“皇上驾到!”门外忽然有人喊道。
朱元璋带着朱标匆匆进门,一进门就看到刘伯温的病状,心痛不已。
刘基意要起身行礼,朱元璋赶忙按住了他说道:“免礼免礼。怎么忽然病的这么重了?太医怎么说?”
刘琏替刘基回道:“回皇上,太医说是积劳成疾。父亲本身就常年患有肺疾。加之近日天气转凉,还有......”
他忽然像是有难言之隐一般,停了一下。
“还有什么?”
“朝中有些大臣对父亲颇为不满,父亲急火攻心,便......”
“够了!”刘基打断刘琏,“皇上,逆子多言,还请皇上赎罪。”
这个朝中的某些大臣,指的便是胡惟庸。
刘基看出胡惟庸心性不稳,便上书提议压制胡惟庸,不予重用。这让胡惟庸颇为记恨,因此二人之间一直有些矛盾。
“无妨!快快躺好,养好身体要紧。”朱元璋拿出沈乾写的方子递给刘琏,“这是仙人写的方子,赶紧交给太医抓药试试。”
“皇上,臣只怕熬不过多少年了啊。”
“切莫再说这种胡话!咱找了仙人的方子来,定能好起来。”
朱元璋探望完刘基,便回了宫中。
此次回宫,还有一件事是要宣布的,那便是李善长辞官一事。
朱元璋想看看,这条消息出来之后,会有谁按捺不住。
尤其刘基病倒,让朱元璋忧心。
一直以来,刘基的存在都是压制胡惟庸的一股力量。
如今刘基病倒,无心理政,胡惟庸岂不是要无法无天?
于是朱元璋回宫后便在上朝时说了此事,朝上一片哗然。
“皇上,胡大人求见。”
一个小太监进来通报。
还真是说曹操,曹操到啊。瞧瞧,这不就有人坐不住了?
“臣胡惟庸叩见皇上。”胡惟庸进屋行礼。
“何事不等着上朝时说啊?”
“皇上,臣写的奏折不知皇上看了没有?”胡惟庸问道。
朱元璋打开一张奏折,其中提了不少拟定的新政条款。
有几条确实不错,尤其是迁徙屯田这条,颇有新意。
只是,这些若是李善长刘伯温提出来的也就罢了,偏偏是胡惟庸。
朱元璋问道:“这条屯田政策很有创意,不知你是如何想出来的?”
“如今朝堂之上一片热闹,流言有的说皇上要清洗旧部,有的说皇上被歹人蒙骗。臣想,无论如何,臣都要尽力协助皇上。
如今李善长辞官,刘基病倒,皇上能启用之人不多了。
于是臣便独守孤寂,潜心读史。读历代朝廷治养农桑的案子,这才琢磨出了迁徙屯田的法子。”
朱元璋听完胡惟庸的话,便懂了他的意思。
这分明是来请功来了!
如有内容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安排处理。
Copyright © 2019 hdlxx.com. All Rights Reserved